按西方的种族划分,世界上的人类大致分为三大类——黄种人、白种人和黑种人。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亚和美洲,白种人则多见于亚洲西部与欧洲,而黑种人则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。然而,随着近代新航路的开辟、欧洲的移民潮以及黑奴贸易等因素,全球的人种分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例如,曾由黄种人主导的美洲,如今白人、黑人和混血人种占据了主导地位,大洋洲也有大量白人定居。
在大众的传统印象中,非洲被认为是黑人的故乡,尽管北非的某些地区也有白种人,但实际上,非洲并不仅仅是黑人聚集的地方。在这个广阔的大陆上,还存在一个以黄种人为主体的国家——马达加斯加,这个岛国位于非洲东南角,面积庞大,甚至比法国本土还要大。
对于很多人来说,马达加斯加这个名字可能并不熟悉,除了一部风靡全球的动画电影《马达加斯加》外,很多人对这个岛国几乎没有任何了解。其实,马达加斯加的黄种人并非是现代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产物,而是几千年前,早期人类航海活动的产物。
展开剩余79%非洲大陆的海岸线大部分是平直的,几乎没有大型岛屿。然而,位于非洲东南角的马达加斯加,凭借其巨大的面积,成为了非洲最大的岛屿,几乎比法国本土还要大。马达加斯加约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早在八千多万年前就与非洲大陆分开。由于这段分离发生得非常久远,当时岛上并没有人类存在,只有一些独特的物种在这里繁衍生息。
如今的马达加斯加,拥有许多仅在此地生长的动植物,正是因为马达加斯加早早地与非洲大陆隔离,岛上演化出了自己独特的生态系统。在数千万年的岁月中,这座岛屿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,直到大约两千年前,第一批原始人类才踏足这片土地。
约两千年前,无论是中国、印度,还是古代西方和中东地区,世界文明都已经有了相当的进展,而抵达马达加斯加的,却是来自东南亚的波利尼西亚人。波利尼西亚人是一个以航海著称的民族,他们的足迹遍布南太平洋的许多岛国,比如新西兰的毛利人等。除了南太平洋,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土著群体也属于波利尼西亚人的分支,他们的祖先是漂泊四方的波利尼西亚人与当地人混血的后代。
波利尼西亚人属于黄种人,擅长航海,勇于探索。约两千多年前,他们通过浩瀚的海洋抵达马达加斯加,并在岛上定居。马达加斯加岛气候炎热,沿海地区遍布密集的热带雨林,危险且湿热。为了逃避恶劣环境,波利尼西亚人开始向岛内的高原地区迁移,这些地方气候更为宜人。
与此同时,非洲南部的莫桑比克海峡西部当时还处于相对荒芜的状态,原住民主要是以游牧、狩猎为生的科伊桑人,这些人并没有成熟的航海技术,因此未曾涉足如此广阔的岛屿。大约在中国东汉时期,又有一批波利尼西亚人来到马达加斯加,这些人带来了更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原始宗教。如今,马达加斯加的许多宗教习俗,与印度尼西亚、菲律宾等地的土著宗教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波利尼西亚人逐渐在马达加斯加岛上扎根,并建立了自己的王国。然而,到了公元七世纪,阿拉伯帝国崛起,并通过航海技术将触角伸向非洲东部沿海。阿拉伯商人带来了先进的航海知识,也影响了非洲本土的班图族群。班图人逐步向马达加斯加迁移,并在岛上逐渐扩展势力。
与波利尼西亚人不同的是,班图人并非在岛上完全建立新的文化,而是与当地的梅里纳人通婚,逐渐形成了混血族群。这时,梅里纳人已经在岛上站稳了脚跟,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,最终成为岛上的主体民族。除了班图人,阿拉伯人、波斯人、印度人等少数族群也迁入岛屿,并与梅里纳人通婚,形成了更多的混血族群。
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,使得葡萄牙成为最早发现并探索马达加斯加的欧洲国家之一。由于岛屿面积辽阔且地形复杂,葡萄牙并未对岛屿进行大规模的开发,只在沿海设立了少数贸易据点,这也让马达加斯加有了一段相对和平的发展期。到了十八世纪末,梅里纳王国成功统一了岛屿并逐渐与欧洲国家建立联系,甚至与当时最强大的英国签订了合作协议,引进西方技术并创立了本土的文字系统。
然而,西方殖民者的目的是获取利益。英国通过与马达加斯加的合作,将这里作为贩卖东非黑奴的中转站之一,尽管岛上的梅里纳人并未与其发生直接冲突,但这也使得岛上的黑人数量开始增加。
十九世纪末,法国趁着英国忙于扩张的空档,夺取了马达加斯加并将其变为殖民地。随后,法国将大量非洲黑奴带入岛内,开辟种植园。这一时期,黑人是最后一批大规模迁入马达加斯加的族群,直到全球废奴运动兴起,数十万黑奴得以在岛上解放。
虽然马达加斯加在近现代经历了大量黑人迁入,但这并未改变梅里纳人作为岛上主体族群的地位。大规模引入的黑人来自非洲不同部族,语言文化各异,因此无法与梅里纳人竞争,最终成为少数族群,逐渐与当地人通婚融合。如今,马达加斯加的主要族群仍是黄种人的梅里纳人,岛上的其他族群则以黑黄混血为主,数量相对较少。作为非洲唯一以黄种人为主的国家,马达加斯加的文化与东南亚、南太平洋地区更为相似,给外人留下的印象也更多地是与非洲截然不同的风貌。
发布于:天津市联丰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